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彭利铭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学会赏识别人

2013-02-05 13:29:35 来源:中国艺术报作者:
A-A+

  闲暇时打开电视看到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在讲课,他提出:每个人要在社会生存就必须要学会赏识别人。他就此作了很多精辟的论述,很有哲理。的确,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着忽略、忘记去赏识别人的现象。平时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优点,或是别人的缺点不足,而把“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”的古训早已忘到九霄云外。那位教授讲的是经济交往,但我们书法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

  俗语道:寸有所长,尺有所短。书法家亦是如此,有人擅篆、有人攻楷,有人求传统、有人追创新,有人写意、有人表情。其实艺术也好,创作也罢,只要有过漫长的基本功苦练,经过多年的探求,就会各有所长,肯定不会一无是处。但现在有个别同道总认为别人不行,“老子天下第一”的思想十分凸显,在当今艺术领域这肯定是行不通的。古人早有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的论断,一字之师也是师!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艺术,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辨证地去对待,***当年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,不也是这个理吗!我们常说:文不论第一、武不说第二。艺术本身就没有十分明确的评定标准。艺术上应该是各有千秋,应该相互交流、互相借鉴、共同进步。

  另外,大家有着对书法艺术的同一个爱好,本身就是缘分,世界如此之大,芸芸众生,却只有我们在一起工作,天天朝夕相处,追求的是同一个事业,有什么仇吗?有什么恨吗?没有,顶多是在工作中各自见解不同,天长日久,产生了一些矛盾,这是难免的,应该多沟通,相互之间求同存异,有道是:和而不同嘛!别搞得那样激化,那么水火不容。不要别人一干工作,就好像抢了自己的饭碗,工作不是一个人都能干完的,工作有分工,关键是各尽其责。其实赏识别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相互包容,赏识别人就会包容一切,问题就会迎刃而解,就会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就会战胜一切困难,出色完成工作。

  再有,对新鲜事物,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多分析,多理解,不要一棒子打死。如前段时间某省书协公布了一个“会员作品润格表”,报刊、网络对此议论纷纷,热闹非凡。有人认为这又是一次书法“官本位”的体现,有人认为订了这个润格表也没有用。笔者认为,这是一个新事物,首先应正面地理解,肯定其积极的方面,毕竟是一级书法组织主动为会员向社会发出的一份公告,里面涉及的等级之分是否妥当,那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,书法家付出了劳动,就应得到一定的报酬,如果转变成商品就一定要有经济价值的体现,所以大家要以发展和包容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润格表,虽然所产生的效果收益,现在可能还看不出来,公布作品价格合不合理?有待于市场去检验。但总还是一种新的尝试,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吧。书法家在进行非公益性创作时,就不是无偿劳动,还不如挂出单来,任人评说挑捡。书法家要生存,书法艺术要发展,需要的是广阔的空间、和谐的环境。当然广大书法家也不会因此而忘掉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,都要正确把握好尺度,尽全力为社会服务,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,更不要掉进钱眼而不能自拔。

  在艺术创作上就更是如此了,赏识别人的长处,才会找出自己的不足。就算同道中出现什么缺点、创作中出现什么硬伤,如善意地提醒哪怕是当面直率地批评,我想大家都会虚心接受,谁敢保证自己一生绝对不出任何差错?因此在我们书法界更需要学会赏识别人,赏识是一种尊重,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。艺术观点、理念、审美取向的不同,不应是相互攻击的理由,艺术上可批可评,但不要因此就成了敌人,更不要有人身攻击,同事、同行见解不同,可以互相探讨,不应该变成你死我活的战场。所以要学会赏识别人,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,方能发展进步。谁都不容易,还是那句口号:理解万岁。

  (中国书法学报 2009年1月6日第136期第一版)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彭利铭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